一、靴形彩陶器的面世與構造
1989年9月,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柳灣原始社會公共墓地以東三百米處興修農(nóng)田水利工程時,一件極為罕見的文物瑰寶——“靴形彩陶器”塵封千年之后,在村民趙菊花的鋤頭下穿越時空隧道再次回歸人間殿堂。這是一件距今3000年前青銅時代辛店文化山家頭類型的生活遺物,它的出土,為我國古代先民服飾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靴形彩陶器為夾砂紅陶材質(zhì),頭圓跟方與短靴靿為此器造型的重要特征。它由靴靿、靴幫和靴底三大部件構成。其器外表通體澆注紫紅陶衣,運用黑彩在靴面上以雙條紋、雙折線紋及三角紋等紋樣,相互組合構成完整的幾何圖案,靴靿與靴幫之間繪制兩條曲形弦紋將兩個重要組成部件明確分隔??趶?.6cm、底長14.6cm、底厚0.6cm、高11.6cm(圖1)。針對靴面上的彩繪圖案進行推測,不難看出靈慧的先祖不僅注重物品的實用性,而且還十分重視物品的美化裝飾。當時的先民們所穿的皮靴,其上一定附加各種材質(zhì)的實用配飾。譬如,在皮靴上穿皮條以起到加固作用,皮條兩端綁縛小骨飾或小玉飾達到點綴的效果;譬如,在靴面上縫繡各種信仰圖案或縫制銅扣、銅鈴等有響聲的飾品,以此恐嚇蛇蟲的侵害;甚至在靴面上繪畫或雕刻出自己喜愛的圖案滿足人們的視覺。這件靴形器上的彩繪圖案或許正是反映當時鞋面上的不同配件與裝飾。按制鞋工藝流程對照,當時制靴步驟可能是先選好皮質(zhì)材料進行裁剪,然后將剪裁好的靴靿、靴幫部件進行對折拼接縫合,最后將縫合好的靴面徜在靴底之上。此靴的歷史性成就在于它已完全脫離了用整塊獸皮裹在腳上的原始鞋的狀態(tài)。
由此看出,青銅時代制鞋技術已經(jīng)做到“幫底分件”的結構組合,懂得選用獸皮不同部位的質(zhì)地進行靴靿、靴幫和靴底的制作,并且知道將磨損原理應用于制鞋工藝中。例如,選擇較薄的柔軟皮革制作靴靿和靴幫,而將較厚的皮革用鞋底。這種經(jīng)驗是經(jīng)過長久的摸索實踐、代代相傳、不斷的改進與發(fā)展方能完成。通過對靴形彩陶器觀察,古代制靴形制,左右對稱,無左右腳區(qū)分,從中看出古代先祖穿鞋不分左右腳的啟示。值得注意的是,從靴形器的靴幫與靴底的銜接處,明顯看出靴面向外突出,此為反绱工藝的明證。反绱工藝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制靴史上也居有重要的地位。直至今日,國內(nèi)外制鞋業(yè)依然在沿用。學術界認為,在新疆羅布泊出土的西漢時期的牛皮靴是中國出現(xiàn)反绱工藝最早的實例,代表了西域民族甚至漢代制鞋業(yè)的最高水平。然而,柳灣靴形彩陶器所反映的反绱工藝,顯然將這一工藝在中國出現(xiàn)的年代大大地提前了。
二、鞋文化的歷史文脈
一般認為靴子的誕生地應在北方草原地帶,對漢族產(chǎn)生影響則在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首先將皮靴引進裝備軍隊,這是當時逐漸放棄車戰(zhàn)、騎兵戰(zhàn)術興起的新型裝備。關于趙武靈王始著胡履的記載在《釋名》中云:“古有舄履而無靴,靴字不見于經(jīng),至趙武靈王始服?!薄吨腥A古今注》載:“靴者,蓋古西胡也,昔趙武靈王常服之?!逼渲疲憾天墶ⅫS皮。雖然中原地區(qū)古代民族的鞋也有皮質(zhì)的,但無統(tǒng)(即靴靿),靴與鞋的主要區(qū)別就是有無靴靿?!墩f文解字》曰:“鞮,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鞮?!绷鵀逞バ尾侍掌鞯拿媸?,有利說明短靿靴不只是在北方草原地帶出現(xiàn),而且在青海河湟地區(qū)古代先民服飾中早已產(chǎn)生。
古代鞋履,形象資料不太具體。從文字記載看,主要有履、舄、屨、屩、鞋、靴等制。履是鞋子的總稱,凡是用作禮服的鞋,都可稱其為“履”。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天官》載:“舄只朝覲,祭祀時服之,而履則無時不用也?!睋?jù)載,周代皇帝之舄有三種顏色:白色、黑色和赤色。其中以赤舄為上服,因“赤者盛陽之色,表陽明之義”?;屎笾灿腥撼嗌⑶嗌驮?。其中以元色為上服,因“元者正陰之色,表幽陰之義”。所以皇帝在最隆重的場合都穿赤舄,而皇后則穿元舄。舄的材料,多用綢緞,與其他鞋履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鞋底,一般采用木制厚底。崔豹《古今注》稱:“舄,以木置履下,干臘不畏泥濕也?!睂帐且环N便履,用麻葛等材料制成,多薄底,為仕宦平常家居穿著。外出則穿屩。屩是一種草編鞋履,比較輕便,適宜行走?!夺屆め屢路酚洠骸皩郑輰找?。”鞋是一種裝有高幫的便履,初用皮革制成,故“鞋”字從革。后也有用絲麻制作的,名叫“絲鞋”、“麻鞋”。穿時上面用鞋帶收緊,一旦脫下,“則舒解也”,古時“解”與“鞋”同音,故以鞋名之。
關于柳灣靴形彩陶器的文化年代問題,征集者將其定為青銅時代辛店文化遺物,距今約3000年左右。從大的文化概念上是沒錯的,但較為籠統(tǒng),對其應有詳細分析之必要。辛店文化自1923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先發(fā)現(xiàn)以來,隨著田野考古發(fā)掘工作的開展與研究,已命名了幾個文化類型和組。主要有張家嘴類型、姬家川類型、山家頭類型、甲組、乙組、唐汪組等等。辛店文化分期較為復雜,因此,在這樣錯綜復雜的文化群體面前,將靴形彩陶器歸之于辛店文化大范疇中是不夠精確的。好在與靴形彩陶器同時出土的還有1件夾砂圜底灰陶罐,直口、折耳、圓腹。口沿、器耳和頸腹分界處均塑附加堆紋,器腹施繩紋,此器的總體特征均與辛店文化山家頭類型二期圜底罐一致。而靴形彩陶器上的彩繪圖案風格,也與山家頭類型二期彩陶罐上的畫風相同。其中,雙線條、直角雙線條、垂線、三角等均屬山家頭類型二期彩陶繪畫的典型紋樣。因此,應將柳灣靴形彩陶器的準確年代歸屬于辛店文化山家頭類型二期,文化年代大致相當于商代早期。
靴形彩陶器是由哪個民族制作的也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眾所周知,在先秦兩漢時期的甘青地區(qū)是多民族交錯共存的地帶。古文獻將這一區(qū)域稱其為“西戎”或“羌”。羌字出現(xiàn)較早,在《尚書·牧誓》中,武王伐紂時就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八個部落聯(lián)盟會于牧野的記載?!对娊?jīng)·商頌·殷武》也有,在商王武丁之時,曾討伐諸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钡拿枋觥T诤幽习碴柍鐾恋募坠俏闹?,從第一期即武丁時期起,就經(jīng)常提到俘虜羌人用來供祭的記事。河湟地區(qū),即古代的“湟中”一帶,戰(zhàn)國至漢代就是羌人的重要居住中心,羌人活動范圍大概可達陜、甘、寧交界地帶。從《后漢書·西羌傳》記載看,羌人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不同的種姓。有的種姓其文化發(fā)展較早、較高、較強大;有的則發(fā)展的較遲、較落后、較弱小。據(jù)此推測,河湟地區(qū)出土的這件辛店文化山家頭類型二期的靴形彩陶器,也應該視為羌文化中的杰作之一。
目前所知比柳灣靴形彩陶器時代更早的遺物還有: 新疆樓蘭夏代古墓出土的一雙穿在女性干尸腳上的羊皮靴,基本完好,皮質(zhì)灰白,靴內(nèi)羊毛依稀可辨。皮靴由靴靿和靴底兩大部件組合構成,手工極為精巧,針孔細小并以筋線縫合。靴靿高約20厘米,靿前開口,用2厘米寬的皮條制成搭攀。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3885±95年,相當于夏代。
從《中國文物報》上獲悉,甘肅省玉門市清泉鄉(xiāng)青銅時代火燒溝墓地出土了1件男性彩陶俑,足蹬一雙高至膝部過于肥大的高靿靴,足尖上翹,靴面與靴底分界明顯。其年代經(jīng)碳14測定為距今3800年前后。
考古資料表明,距今兩萬年前,遠古人類就已經(jīng)開始選用生牛皮和草加工制作鞋子了。那些簡陋的鞋子,就是當今品種繁多、款式新穎的現(xiàn)代鞋的先驅(qū)。國外學者認為直到古埃及、古羅馬和古希臘時期,手工制鞋業(yè)才開始具有明顯的文化和經(jīng)濟特征。據(jù)拉爾夫·布賴恩《制鞋和皮革百科全書》的記載,最早反映古代手工制靴的是公元前1450年的古埃及壁畫,那幅壁畫描繪了制作皮靴的生動情景。公元前1550年至1100年的古埃及,甚至出現(xiàn)了專門為制鞋匠建造的紀念碑。根據(jù)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有關制靴資料,其制造年代當屬中國為最早。新疆樓蘭夏代古墓出土的羊皮靴、甘肅玉門火燒溝青銅時代墓地出土的穿靴彩陶俑、青海樂都柳灣出土的青銅時代辛店文化山家頭類的靴形彩陶器,無論從年代還是制作工藝均已達到世界領先地位。當然中國最早的靴子始于何時,還有待于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的證實。
通過古代鞋靴資料梳理,使我們感受到,它同樣記錄著人類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每一步跋涉的足印,承載著各時代、各地緣、各族群的社會文化風貌,凝聚著古代先民的勤勞與智慧,碰撞出遠古時代的科技火花。因此,探討古代鞋靴文化,有助于現(xiàn)代人對古代社會風俗的進一步了解,實際上制鞋業(yè)也是古代民族手工業(yè)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
青海河湟地區(qū)出土的靴形彩陶器在我國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雖然它只是一件容器,但其造型結構卻在訴說一個久遠的偉大創(chuàng)舉所經(jīng)歷的漫長歲月,使我們對古代先民所研創(chuàng)的制鞋源流充滿了無限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