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國際勞工組織28日披露的最新報告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國家工資不平等現(xiàn)象有所減少。不過,報告稱全球范圍內(nèi)仍存在顯著工資差距。
這份報告發(fā)現(xiàn),自21世紀初以來,許多國家的工資不平等水平(體現(xiàn)在高收入和低收入群體的工資差異)平均每年下降0.5%至1.7%。低收入國家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3.2%至9.6%。在較富裕國家,工資不平等水平緩慢下降,其中,中高收入國家年均下降0.3%至1.3%,高收入國家年均下降0.3%至0.7%。此外,盡管工資不平等水平總體上有所減少,但在工資水平較高的勞動者中,工資不平等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
報告還發(fā)現(xiàn),近年來全球工資增長速度超過了通貨膨脹率。2023年全球實際工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同比增長了1.8%,預計2024年將增長2.7%,是十五年來的最高增幅。而2022年,通貨膨脹率超過名義工資增長,全球工資實際增速出現(xiàn)“負增長”。
工資增長具有差異性。報告顯示,新興經(jīng)濟體的增長高于發(fā)達經(jīng)濟體。與此同時,亞太、中亞和西亞以及東歐地區(qū)的工薪勞動者的實際工資增長速度高于世界其他地區(qū)。
報告稱,工資不平等仍是緊迫問題。在全球范圍內(nèi),收入最低的10%的勞動者僅能獲得全球工資收入的0.5%,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則能獲得近38%的全球工資收入。(完)